本站试运行中,有任何建议或bug反馈,请发信到qiushan@taolang.club;看这里了解本站是做什么的,以及籍海淘浪有什么寓意

知道了

二十四史特辑:奸臣传

奸臣传收录奸臣及其言行。新唐书、宋史、辽史、元史、明史等有奸臣传。

易曰:「陽卦多陰,陰卦多陽。」君子雖多,小人用事,其象為陰;小人雖多,君子用事,其象為陽。宋初,五星聚奎,占者以為人才衆多之兆。然終宋之世,賢哲不乏,姦邪亦多。方其盛時,君子秉政,小人聽命,為患亦鮮。及其衰也,小人得志,逞其狡謀,壅閼上聽,變易國是,賊虐忠直,屏棄善良,君子在野,無救禍亂。有國家者,正邪之辨,可不慎乎!作姦臣傳。
——宋史

春秋褒貶,善惡並書,示勸懲也。故遷、固傳佞幸、酷吏,歐陽修則并姦臣錄之,將俾為君者知所鑒,為臣者知所戒。此天地聖賢之心,國家安危之機,治亂之原也。遼自耶律乙辛而下,姦臣十人,其敗國皆足以為戒,故列于傳。
——辽史

古之為史者,善惡備書,所以示勸懲也。故孔子修春秋,於亂臣賊子之事,無不具載,而楚之史名檮杌,皆以戒夫為惡者,使知所懼而不敢肆焉。後世作史者,有酷吏、佞幸、姦臣、叛逆之傳,良有以也。
元之舊史,往往詳於記善,略於懲惡,是蓋當時史臣有所忌諱,而不敢直書之爾。然姦巧之徒,挾其才術,以取富貴、竊威福,始則毒民誤國而終至於殞身亡家者,其行事之概,亦或散見於實錄編年之中,猶有春秋之意存焉。謹撮其尤彰著者,彙次而書之,作姦臣傳,以為世鑒。而叛逆之臣,亦各以類附見云。
——元史

宋史論君子小人,取象於陰陽,其說當矣。然小人世所恒有,不容概被以奸名。必其竊弄威柄、搆結禍亂、動搖宗祏、屠害忠良、心跡俱惡、終身陰賊者,始加以惡名而不敢辭。有明一代,巨奸大惡,多出於寺人內豎,求之外廷諸臣,蓋亦鮮矣。當太祖開國之初,胡惟庸兇狡自肆,竟坐叛逆誅死。陳瑛在成祖時,以刻酷濟其奸私,逢君長君,荼毒善類。此其所值,皆英武明斷之君,而包藏禍心,久之方敗。令遇庸主,其為惡可勝言哉。厥後權歸內豎,懷奸固寵之徒依附結納,禍流搢紳。惟世宗朝,閹宦斂迹,而嚴嵩父子濟惡,貪醟無厭。莊烈帝手除逆黨,而周延儒、溫體仁懷私植黨,悞國覆邦。南都末造,本無足言,馬士英庸瑣鄙夫,饕殘恣惡。之數人者,內無閹尹可依,而外與羣邪相比,罔恤國事,職為亂階。究其心迹,殆將與杞、檜同科。吁可畏哉!作奸臣傳。
——明史

奸臣

[treacherous court official]指弄权营私、残害忠良、不忠于君主的大臣

奸臣窃命。——《三国志·诸葛亮传》

亦作“奸臣”。指不忠于君主,弄权误国之臣。《管子·七臣七主》:“吏肃而严,民朴而亲。官无邪吏,朝无姦臣。”《后汉书·皇甫规传》:“大贼从横,流血丹野,庶品不安,谴诫累至,殆以姦臣权重之所致也。”唐吴兢《贞观政要·论择官》:“内实险詖,外貌小谨,巧言令色,妬善嫉贤;所欲进,则明其美、隐其恶,所欲退,则明其过、匿其美,使主赏罚不当,号令不行,如此者,奸臣也。”《水浒传》第*回:“宋江答道:‘盖为朝廷不明,纵容奸臣当道,谗佞专权。’”鲁迅《集外集拾遗补编·关于知识阶级》:“唐朝奸臣李林甫有一次看兵操练很勇敢,就有人对着他称赞。”

目录

参考资料

二十四史特辑列表

×